月度正中间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咋缴?帐务咋处置?
2023-02-16 15:56
全面营改增后,许多原增值税经营者展开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备案。纳税人运营期内,尤其是在月度正中间,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变成一般纳税人,应当如何缴税?怎样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实例:
A建筑施工企业2017年1月2日,购入建筑装饰材料,获得增值税发票额度1000万余元,税款170万余元;2月10日获得售后服务收益价税合计571.65万余元;2月15日办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备案;2月20日获得工程建筑业务收入价税合计1714.95万余元。A公司增值税怎么计算交纳?
《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方法相关事项的通知》(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5年第18号)要求,经营者自其所选择的一般纳税人资格生效之日起,依照企业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测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规定申领增值税发票。
与此同时,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5年第18号公告配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里的“一般纳税人资格奏效之日”有两种选择,一要当月1日起效,二是次月1日起效。显而易见,选择合适,公司的纳税情况也会跟着不一样。
第一种挑选:
A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资格在当月1日起效(即2月1日),则2017年2月应当按照企业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测算交纳应纳税所得额。
账务处理为:(企业:万余元,相同)
(1)1月2日:
借:工程物资 1170
贷:存款 1170
(2)2月10日:
借:存款 571.65
贷:营业成本 555
应交税金——销项税 16.65(571.65/1.03×3%)
(3)2月15日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记录,且挑选本月1日起效,对2月收入记税调节:
借:应交税金——销项税 16.65
营业成本 40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销项税)
56.65(571.65/1.11×11%)
(4)2月20日:
借:存款 1714.95
贷:营业成本 1545
应交税金——销项税(销项税)169.95(1714.95/1.11×11%)
(5)月末测算2月份企业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并结转成本:
借:应交税金——销项税(转走未交增值税) 226.6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26.6(16.65 56.65 169.95-16.65)
第二种选择:
A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资格次月1日起效(即3月1日),则2017年2月仍可作为一般纳税人测算缴纳税费。
账务处理如下所示:
(1)1月2日:
借:工程物资 1170
贷:存款 1170
(2)2月10日:
借:存款 571.65
贷:营业成本 555
应交税金——销项税 16.65
(3)2月15日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记录,且挑选下月1日起效,前边解决不会改变。
(4)2月20日:
借:存款 1714.95
贷:营业成本 1665
应交税金——销项税 49.95(1714.95/1.03×3%)
(5)月底测算1月企业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16.65 49.95=66.6(万余元)
A公司1月2日获得的原材料购入税票所述进项税能不能抵税?
《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经营者评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前进项税额抵扣难题的通知》(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5年第59号)要求,经营者自申请办理税务备案至评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期内,尚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没有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率简单测算应纳税所得额申请缴纳税费的,其在这段时间获得增值税扣税凭证,还可以在评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抵扣进项税。
从这一规定能够得知,A公司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资格次月1日起效(即3月1日),因2017年2月已做为一般纳税人测算缴纳税费,1月2日获得的那张原材料购入税票所述进项税不可能会抵税。
A公司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资格当月1日起效(即2月1日),2月1日逐渐依照企业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记税,1月2日获得的原材料购入税票所述进项税能不能抵税,要区别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状况,A公司2月1日以前,尚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没有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率简单测算应纳税所得额申请缴纳税费的,1月2日所取得的购入原材料专票,还可以在2月及以后征期限内启用或认证后按照规定抵扣进项税。
账务处理时,将这一部分可抵税进行抵减工程物资成本费:
借: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 170
贷:工程物资 170
假如是必须分期付款抵扣进项税额的工程物资,则:
借: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 102
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 68
贷:工程物资 170
第二种状况,A公司2月1日以前,获得过生产经营收入,依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率简单测算应纳税所得额申请交纳过企业增值税,则1月2日所取得的购入原材料专票,不能抵扣进项税。
因而,一般纳税人资格奏效之号是挑选“本月1日”或是“ 下月1日”对于企业有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经营者的实际情况计算后确定。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