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电话咨询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
企业申请

一般纳税人真的是要弃之如敝履吗?

2023-03-08 11:36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增值税率下降和一般纳税人合乎一定的前提条件还可以在2018年的12月31日以前转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事,变成热搜榜讨论的话题。

尽管早已有现行政策的期望,可是当税务【2018】32号、税务【2018】33号文件出来之后,还是清明时节前那个晚上,造成财税界的一场欢乐。

在2018年5月1日之后,全部原先实行17%征收率纳税人,所有实行一个新的16%的税率;所有原先实行11%征收率纳税人,所有实行10%的税率。

随着调节的,经营者购入农业产品,原先可用11%扣除率的,在2018年5月1日之后,扣除率降至10%;购入农产品种植市场销售或委托加工物资16%征收率货品,依照12%的扣除率测算抵扣进项税。

出口退税率也会跟着适当调整了。原可用17%征收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7%的出口商品,出口退税率降至16%;原可用11%征收率且出口退税率11%的出口商品、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降至1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率的调节时间为2018年的7月31日,并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时间为标准。

降征收率则意味着降税负,这大概是一场欢乐。

可是,另一个令人激动的现行政策,应属一般纳税人标准化的调整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在营改增政策全方位拉开后,税务【2016】36号文如戎马一生一般,把个实施办法比的相形见拙,再加上一个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的修定,如今的实施办法宛如《西游记》里,唐三藏老师傅在乌鸡国与羊力大仙猜物品,本来是一件“江河江山社稷袄,八荒自然地理裙”,被小猴子成了“破旧溜丢一口钟”。

可是,实施细则或是实施细则,没有人出文把它残了,他仍然高效的。特别是第二十八条规,规章第十一条所指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

(一)做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应税服务纳税人,以及以从业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应税服务为主导,并混合销售货品批发价或是零售纳税人,年应征入伍增值税销售额(下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以下(含本数,相同)的;

(二)除此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之外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

此条第一款所指以做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应税服务为主导,就是指纳税人年商品生产制造或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例在50%之上。

因此,在具体业务上,税款不合理出现了。

同是经营者,他营改增政策纳税人,小规模的依据是500万以下,但我们这种从业货品生产制造、市场销售或提供应税服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要求确为50万或是80万余元。

哀家真是不明白啊!

一个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并针对超出一般纳税人规范纳税人,申请办理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期限,减少为超出月或是季度隶属申报期后15日内。假如逾期未申请办理备案,税务行政机关要书面形式通知的期限也仅有10日。而且在税务行政机关书面形式通知后,还没按规定申请办理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就需要依照税率测算应纳税所得额,并不得抵扣进项税,直到办理手续才行。

一般纳税人的资质,对一部分无法获得进行纳税人而言,宛如吸在脚上一双“小鞋”,每走一步,都白个疼痛感。

一双水晶高跟鞋能够改变灰姑娘的运势,使他获得自己心仪的太子。一双舒服的鞋,能够让一个人走上喜马拉雅山,享有高瞻远瞩的快乐。可是一双吸在一部分经营者脚上“小鞋”,竟成了他正常运营的束缚和压力。

当税务【2018】33号文,确立一般纳税人的标准统一为500万,而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要求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单位和个人,在2018年12月31日前,能转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其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作转走操作时。欢乎的人们纷纷在思考,怎样脱下套在脚上鞋,而且幻想着怎样在把鞋脱掉时,顺便地处理一下“棉袜”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可以脱掉鞋子?

我居然是主动提出的一般纳税人,如今能不能悔约?便是我原先并没超出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要求的小规模纳税人的要求,主动提出的一般纳税人,如今能不能悔约,再次申请转到较小规模?

阿玉觉得:不能。

由于你不属于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要求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单位和个人。

合乎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所规定的早已注册登记的一般纳税人,依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是“理应”向负责人税务行政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备案。没得选,并不是能够,是理应。这一次,一定要消除这些包办节奏。

但你依照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积极申办一般纳税人,你归属于恋爱结婚啊。因此,我认为,你自己选的,你也就继续走下去吧。

如果将来质监总局出文,允许你悔约,你能悔约吗?

我们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悔约划算吗?

一双鞋子,刚穿在脚底,有各种各样的的不舒服,可能就能把脚底打磨一颗血包来。可是,血包烂掉了又好啦,大家也是觉得,鞋已经跟舒适合身了。

打小经营规模到一般纳税人,还会亲身经历那样一个过程。

大家先看一下税务【2018】33号文件开始怎么讲:为健全企业增值税规章制度,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未来发展……

第一句,不断完善企业增值税规章制度,克服的税款不合理难题,全部经营者一视同仁。

第二句,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未来发展,脱下套在中小型企业脚上那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这其中的适用目标是中小型企业。

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如果要发展壮大,一定要变成一般纳税人。不然,公司不可以向客户提供正常的征收率的增值税发票,便是你参加市场竞争的一大阻碍。何况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他会伴随着产品的商品流通,转嫁到最后的交易阶段。置身买卖正中间纳税人,只不过是经手人申请进库罢了。

如何想方法理清自已的购入方式,连通增值税抵税传动链条,才算是经营者真真正正应当用心考虑的因素。市场经济体制原则是适者生存,不愿淘汰,就应该像我们自己的鲁迅先生说的那般:真正的英雄,要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可是,战士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来的,如果实在没办法摆脱困境得话,停止一件不正确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毫不犹豫的挑选转到较小规模,那样远比想尽办法地四处购买发票税前抵扣要好很多得多。

我们自己的第三个难题:转到小规模的情况下,能否借机捞一把,把棉袜也帮脱掉?

税务【2018】33号文确立讲了:其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作转入解决。可是如果这个一般纳税人的期终有留抵的几率应当比较少的。由于进行不够用了,才觉得不舒服的呀。

即便是有,期终留抵转走,进到成本费,也是很不错的结论,终究进到成本费之后,还可以在企业所得抵扣。有些人觉得,哎,这么好的,所得税25%,少缴了25%企业所得税,比交16%增值税还划得来。

错误,像这种中小型企业,一般情况下,可以享受所得税里的中小型小规模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特惠后10%的税额计算公式所得税。

有些人说,那样不如在转到较小规模以前,市场销售开税票给其他公司呢。这个真的是一个好的构思,但与此同时要严防触碰虚开发票的红线哦。

因为我觉得,一般纳税人在转到较小规模以前,账目的库存商品,真就应当关心一下了。

购入新项目,进项税早就在购入的当期抵税了,但没销售出去的库存商品,应该怎么办?是依据税率缴税?还是按3%缴税呢?这一的确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

优化薪资结构,降低企业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