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开发公司之前预缴税款企业所得税(33%)2021年结算该怎么办? 问:房产开发公司上年按预订利润率和33%的公司所得税税率预缴税款了所得税,2021年因公司所得税税率调降至25%,本年有关应收帐款已确认收入...
存款利息收入是通过财务费用—利息收入贷方正数或者借方负数核算,这个是会导致利润总额增加,从而需要计入利润总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扩展知识:1.企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吗?2.请问,银行利息收入要...
企业所得税B表收入总额价税合计吗答:所得税申报单,依据税金征缴方式,分成A类申报单、B类申报单:A类申报单为查账征收所得税经营者填写,适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企业填好申请;B类申报单为查账征收所得税经营者填写.适用查...
冲回去年多计得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要怎么写?会计账务处理以下:借: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贷:其他应付款损益表调节借:其他应付款损益表调节贷:分配利润其他应付款损益表指的是公司对其他应付款产生的损益表开展调...
如果是季度所得税,应纳税额=利润总额本年累计*适用税率-以前季度预缴税额。如果是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4个季度预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扩展知识:...
合同印花税多报了,并扣费了该怎么办-假如额度较为大,能够向经理主管财政局申请办理出口退税;假如额度并不大,能够先将状况向经理主管财政局汇报一下,随后在下月申请数里抵交.一.印花税申报了如何扣费1.开启地税局系...
供暖公司扣除的全年度供暖费,在预估应纳税所得额时收益应如何确定?是一次记入当初收入额?或是按获益月份平摊?《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确定所得税营收多个现象的通报》(国税发[2008]875号)要求: 二.公司在...
所得税的征缴形式具体有查账征收和查账征收这两种方法,查账征收方法又包含核定征收和核准企业所得税率征缴二种方法。国税发[2000]38号文档要求,对经营者既不可以准确计算收益,又无法恰当成本核算方法,花费...
企业所得税年度报告中花费调增该怎么办?所得税纳税调增,如果是调增所得税记税收益,则不用做更改的会计分录如果是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补缴了其他应付款的企业所得税,则仅需对补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做会计分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1号公告)对《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二、扣除类调整项目——(十七)其他”(第30行)的填报说明进行了修订...
公司在缴税的情况下一般全是必须有效的去交纳的,在其中的征收率是很高的,一般在25%上下。这类状况下能给公司的发展趋势产生一定的工作压力,那麼所得税要那么高应当怎么办呢?所得税要那么过高给公司的发展趋势...
多缴企业所得税能够抵扣增值税吗?答:1、假如归属于一季度预缴税款企业所得税多交了,下一季度能够少缴,年尾年度汇算清缴时做好调节。2、假如归属于本年度多交的企业所得税,能够向税务局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跨...
在公司所得税汇算中,因为税收法律与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時间与规范存有差别,故必须对财务会计账目盈利按企业所得税法要求开展纳税调整。有一些事宜不但在服务产生本期必须完成调节,与此同时还会继续牵涉到...
问:早已办理的所得税增值税专票不小心遗失该怎么办? 答:依据《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修定〈所得税增值税专票应用要求〉的通告》[国税发[2006]15六号]第二十八条要求:一般纳税人遗失已出具增值税专票的抵...
可以在汇算清缴的时候,通过对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扣除类其他栏次填写相应的数据,使得主表的应补退税额数据为零。比如四个季度预交了所得税101万,所得税税率是25%,没有其他调整事项,账面利润总额是400万,按...
2007年合同条款扣除2008、2009、2010三年房租60万余元,应按税务[2003]16号文要求分3年均值记入收益;2008年合同条款扣除2008、2009、2010三年房租60万余元,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依据《国家财政部、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公司补助款缴税等难题的通告》(财税字〔1995〕81号)的相关要求,烟草局(烟草专卖局)接到行政机关退还的罚没收入,应划入本期应缴税收入额,征缴所得税。
某企业2018年度取得各项所得100万,经合伙人商议决定当年度对所得不进行分配,A公司是该合伙企业的法人合伙人。2018年度汇缴A公司应如何处理?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问:居民企业哪些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3条的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不征税收入就是指从特性和根本原因上不属于公司盈利性主题活动产生的社会经济权益、不辜负有缴税责任并不当作应缴税收入额构成部分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初次在中国法律法规上建立了“不征税收入”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