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电话咨询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
企业申请

固资清除损害,在缴税筹划上的运用实例

2021-11-08 17:48

  实例一

  老总本人户下的车辆,售价60万余元,现50万余元卖给企业,早已到税务服务厅代开票了免税政策税票,也已产权过户。

  账务处理:

  借:固资-车辆 50万余元

  贷:存款 50万余元

  我想问一下:

  这50多万元的二手车能不能一次性抵扣?

  回应:

  能够一次性抵扣。

  参照一:

  《国家财政部 税务质监总局有关增加一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现行政策执行期限的公示》(国家财政部 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21年第6号):

  《国家财政部 税务质监总局有关机器设备器材扣减相关所得税制度的通告》(税务〔2018〕54号)等16个文档要求的税收优惠政策现行政策凡早已期满的,执行期限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

  参照二:

  《国家财政部 税务质监总局有关机器设备器材扣减相关所得税制度的通告》(税务〔2018〕54号)要求:

  一.公司在2018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期内新自用的机器设备.器材,企业使用价值不超过500万余元的,容许一次性记入本期成本在预估应缴税收入额时扣减,不会再分本年度测算折旧费;企业使用价值超出500万余元的,仍按公司企业所得税法条例全文.《国家财政部 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健全长期待摊费用折旧所得税制度的通告》(税务〔2014〕75号).《国家财政部 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进一步加强长期待摊费用折旧所得税制度的通告》(税务〔2015〕106号)等有关要求实行。

  二.本通告所称机器设备.器材,就是指除房子.房屋建筑之外的固资。

  参照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9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要求,普通合伙人市场销售自身应用过的物件增值税免税。

  实例二

  老企业户下的车辆,售价50万余元,因为应用全过程中发生损坏,现廉价依照11.3万余元售卖,公司出具了车的税票,也已产权过户。

  账务处理:

  借:固资清除 50万余元

  贷:固资 50万余元

  记提销项税额:

  借:存款 11.3万余元

  贷:固资清除 10万余元

  应交税金-销项税-销项税1.3万余元

  结转成本清除损害:

  借:营业外支出 40万余元

  贷:固资清除 40万余元

  我想问一下:

  这40万余元的清除损害能不能一次性抵扣?

  回应:

  固资的清除损害,符合要求的前提条件的,是能够抵扣的。

  参照:

  1.《国家财政部 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客户财产损害抵扣现行政策的通告》(税务[2009]57号)要求如下所示:对公司损坏.损毁.失窃的固资,以该固资的账面净值扣减折旧.商业保险赔偿款和责任者赔付后的账户余额,做为固资损坏.损毁.失窃损害在预估应缴税收入额时扣减。

  2.依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1年第25号)要求,固资损毁损害理应在其具体产生且财务上已作财产损失解决的本年度申请扣减。

  3.《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所得税财产损害材料归档备查簿相关事宜的公示》(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8年第15号)要求:从2017年度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逐渐,公司向税务行政机关申请扣减财产损害,仅需填写所得税本年度所得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会再披露财产损害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存留备查簿。

  4.《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1年第25号)第三十条要求,固资损毁.损坏损害,为其账面净值扣减折旧和责任者赔付后的账户余额,应根据下列直接证据原材料确定:

  (一)固资的计税依据相关资料;

  (二)企业内部相关义务评定和销账材料;

  (三)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出示的鉴定材料;

  (四)涉及到义务赔付的,理应有赔付状况的表明;

  (五)损害数额比较大的或洪涝灾害等不可抗拒缘故导致固资损坏.损毁的,应该有专业技术人员鉴定评语或法律规定资质证书中介服务出示的重点检测结果等。

  5.依据《我国税务质监总局有关撤销20项税务证实事宜的公示》(我国税务质监总局公示2018年第65号)要求,从2018年度起,公司抵扣财产损害不会再存留专业技术人员鉴定评语(汇报)或法律规定资质证书中介服务出示的重点汇报。改成经营者存留备查簿自主出示的有法人代表.负责人和财务主管签名确认相关损害的书面形式声明。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

优化薪资结构,降低企业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