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2022-07-28 16:49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应纳税额=月工资薪金所得收益-2000
3.假如是外国籍、港澳台地区在中国工作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还需要扣减额外减除费用2800元
4.2000块的生收费扣减标准和2800块的配件费用扣除标准都是在2008年3月1日起逐渐实施的在之前分别为1600块和3200元
5.配件减除费用应用的范围:
1)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中获得薪水、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面试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中获得薪水、薪金所得的外籍权威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居所但在中国境外就职或是受聘获得薪水、薪金所得的个人。
4)国家财政部确定的获得薪水、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
6.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税的情况下,依据超量累计税率表中划分的应纳税额的级距和征收率,首先用全额的累进方式计算出税款,再减掉用超量累进方式计算的应征入伍税款以后的差值。
7.设应纳税额为2000,则速算扣除数=2000*10%-(500*5% (2000-500)*10%)2000*10%-500*5%-2000*10% 500*10%=500*(10%-5%)=25。
拓展材料:
税率,个税根据不同的缴税新项目,各自明确了三种不同的征收率:
1、薪水、薪金所得,可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额测算缴税。该征收率按本人月薪水、薪酬应税所得额区划级距,最大一级为45%,最少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机关事业单位可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可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增值税的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承包、租赁经营的全年度应纳税额区划级距,最少一级为5%,最大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贷款利息、股利分配、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
针对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难题原文中讲述的还是挺全面的,不明白的同学可以再仔细的看一看,假如我们不是从事会计行业的,其实我们也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假如真的想全面了解的可以来进行提出问题。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