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系统软件应调节免抵退额吗?
2022-12-21 16:16
免抵退系统软件应调节免抵退额吗?
最先"免"是免去你出口业务的销项税额金,次之"抵"要用你出口业务所形成的进项税额金来相抵你自销的销项税额金,最终"退"基础是在"抵"了之后依旧有进项税额账户余额,这一部分是享有退"税".
一、本期增值税纳税申请有进项税额转出,才有退返税款;有留抵,表明本期出入口一部分原料的进项税抵付自销商品的应纳税款之后还有剩下,可给予出口退税.
二、若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额,则退返税款=免抵退税额;
三、若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额,则退返税款=本期进项税额转出,本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退返税款;
四、若本期增值税纳税申请无进项税额转出,则当月无退返税款,均为免抵税额,即本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
制造业企业"免、抵、退"税
推行"免、抵、退"税办法"免"税,指的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货品免税本阶段企业增值税;"抵"税,就是指生产企业出口商品的进项税抵付自销商品的销项税;"退"税,就是指出口商品顺应抵付的税款超过应纳税所得额而未抵顶完时,经负责人进出口退税的税务行政机关准许,对未抵顶过的税款一部分给予出口退税.
制造业企业"免、抵、退"税计算
(一)生产企业出口货品"免、抵、退税款"应依据出口商品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测算.出口商品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里的离岸价为标准(授权委托出口,出口发票能是受托人出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使别的价格条件成交,应扣减按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容许抵减出入口销售额的运输费、保险费用、提成等.若申请数和实际付款数有差值的,在下一次申报退税时调节(或年尾结算时一并更改).若出口发票不可以如实陈述离岸价,企业应按照实际离岸价申请"免、抵、退"税,税务行政机关有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核准.
(二)免抵退税额的测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商品离岸价×外汇交易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扣额
免抵退税额抵扣额=免税政策购入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政策购入原料包含中国购入免税政策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政策进口的物料,在其中进料加工免税政策进口的物料的价钱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政策进口的物料的组成计税价格=货品到岸价格 海关部门实征进口关税 海关部门实征消费税税率
(三)本期退返税款和本期免抵税额计算
1、本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本期退返税款=本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期免抵税额=本期免抵税额-本期退返税款
本期退返税款=本期免抵退税额
2、本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期免抵退税额时,
本期免抵税额=0
"本期期末留抵税额"为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四)免抵退税不可免税和抵扣税额的测算
免抵退税不可免税和抵扣税额=本期出口商品离岸价×外汇交易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可免税和抵扣税额减额
免抵退税不可免税和抵扣税额抵扣额=免税政策购入原料价格×(出口商品缴税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五)新产生出口业务的制造业企业自产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里的出口业务,不计算本期退返税款,本期免抵税额相当于本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过的进项税,结转成本下一期再次抵税,在第13个月逐渐按免抵退税计算方法测算本期退返税款.
免抵退系统软件应调节免抵退额吗?前文我阐述了这是依照计算方法得出来的结论填报的,而非系统软件调节的,测算好以后,税务局会核实的,大量有关会计新闻资讯,敬请期待的升级!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