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电话咨询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
企业申请

列入建筑业缴税的有什么

2022-12-22 17:21

列入建筑业缴税的有什么

建筑业实际需要缴纳下列税金:a、企业增值税;b、大城市维护建设税;c、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d、合同印花税;e、所得税;f、房地产税;g、个税;h、土地税等。

税率:

a、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用11%的征收率,小规模可用3%的征收率

b、大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实际交纳增值税税率计算交纳。税率分别是7%(市区)、5%(近郊区)、1%(乡村)。

c、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按照实际缴纳税费的税率计算缴付。可用利率教育附加费为3%;地方教育附加2%。

d、合同印花税:

(1)资产租赁协议、仓储物流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税率为千分之一;

(2)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协议、货物运输合同书、产权转移书据,征收率为万分之五;

(3)产品购销合同、建筑工程承包协议、技术合同,征收率为万分之三;

(4)借款协议,征收率为百分之零点零点五;

(5)对纪录资金帐薄,按“资本公积”和“资产公积金”总额万分之五贴花纸;

(6)运营帐薄、支配权、许可证书照,按件预算定额贴花纸五元。

e、所得税:税率25%(假如是高新企业税率15%)。

f、房地产税:有从价计征(征收率为1.2%)和在租计税(征收率为12%和4%)两种形式。

(1)房地产税按照房产原值一次扣减10%至30%后余值测算交纳。实际扣减力度,由市、自治州、县级人民政府要求,征收率1.2%。在其中:自购的地下工程,按下列方法记税:(税务[2005]181号)

a、工业生产主要用途房地产,以房子售价的50%~60%做为应纳税额房产原值。

应缴房地产税的税款=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10%-30%)]×1.2%

b、商业服务和其它主要用途房地产,以房子售价的70%~80%做为应纳税额房产原值。

应缴房地产税的税款=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10%-30%)]×1.2%

c、针对与地面上房子连接的地下工程,如房子的别墅地下室、地下车库、超市的地下部分等,应先地下部分与地面上房子视作一个总体依照地面上建筑物的相关规定测算房地产税。

(2)房产租赁的,以房地产房租收入为房地产税的应纳税额,计税房地产税的房租收入没有企业增值税,征收率12%。对个人出租住房,按4%的征收率房地产税。(税务〔2008〕24号)

g、个税:根据个人所得税要求测算交纳。

h、土地税等全国各地有各自要求(请询本地地方税务局)。

从业建筑行业有什么增值税免税要求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政府在营改增后给予下列税款政策优惠:

一是建设工程老项目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充分考虑建设工程老项目早已动工,部分成本没法列入进项抵扣,所以对建设工程老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适合简易征收依照3%的征收率测算缴纳税费。

二是清包工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建筑施工企业以清包工方法提供建筑服务,不购置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和只购置辅材,可以选择适合简易征收依照3%的征收率测算缴纳税费。

三是甲供工程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建筑施工企业为甲供工程所提供的建筑服务,还可以选择可用简易征收依照3%的征收率测算缴纳税费。与此同时,针对甲供工程中甲供材比例不受限制,给予建筑施工企业非常大的挑选室内空间。

四是甲供材额度不计入建筑施工企业的记税销售总额,从根本上解决了营改增政策以前建筑施工企业的重复征税难题。

五是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建筑服务可用简易征收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减收取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六是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工地建造的临时建筑物、建筑物,能够一次性抵扣进项税额,不适合房产分2年抵扣进项税额的相关规定。

七是不一样工程项目可以选择可用不一样计税方式。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建筑服务,还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各自挑选可用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征收,那也是此次营改增试点为建筑行业量身订造的暖心制度。

八是可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纳税人建筑施工企业购买的各类货品、劳务公司、服务与无形资产摊销,除旅客运输服务、贷款业务、餐饮经营、住户日常服务与娱乐服务,及其接纳贷款业务向贷款方收取的与这笔借款紧密相关费用,都能够凭增值税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

九是建筑施工企业混合使用的固资、无形资产摊销、房产能够全额的抵税。经营者提供建筑服务,不仅有一般计税新项目还有简易计税工程项目的,简易计税新项目相对应的货品(没有固资)、劳务公司、服务项目不可抵扣进项税,可是混合使用的固资、无形资产摊销、房产仍然能够全额的抵扣进项税。

看了前文,那样我有关难题“列入建筑业缴税的有什么”就介绍到这里。你把握之上会计具体内容了没有?如果要提升会计真账实操专业技能,可咨询我们自己的在线教师联络,能够多多的和我们的老会计交流经验哦。

固资 资本公积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

优化薪资结构,降低企业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