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作废再次出具其企业所得税该怎么做会计账务处理?答:依据税收法律要求,早已记帐的一般销售清单必须废止的,理应取回原税票的抵扣联,标明“废止”字眼;依照该发票内容以红色字体出具一张新的税票,并标明“...
年末记提土增能不能开展企业所得税抵扣?《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要求,公司现实产生的与获得收益相关的、有效的开支,包含成本费、花费、税费、损害和收益性支出,准许在预估应缴税收入额时扣减。《企业所得税法实...
加计特惠包含下列二项內容:(一)科学研究开发费科学研究开发费就是指公司为开发技术性、新品、新技术新工艺产生的科研开发设计花费,未产生固定资产记入损益类的,在依照要求按实扣减的根基上,依照科学研究开发...
问:2007年我企业预缴税款企业所得税比年末所得税汇算后多,我怎样办理流程规定将多交税金转到下年? 答:内资一般是将多缴税金抵付来年的税金,您公司不用办理流程,在下一次申请税金时操作系统会同时将多...
享有企业所得税特惠的如何做会计账务处理答:1、享有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特惠免减现行政策,免减一部分无需财务会计解决。2、减免所得税:立即按减免后的征收率记提公司本年利润,会计账务处理以下:借:本年利润贷...
三、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 公司按照规定计算的应缴所得税,借:“长期性股权投资基金”、“固资”、“在建项目”、“营业外支出”、“期间费用”、“冲减福利费”、“应付工资”、“劳务成本”等学科...
在我国现行标准税收制度推行记税所得的与营业利润分离出来的标准,因而,在所得税查验时,发觉的缴税差别存有这两种状况:一是与此同时危害二种收入额,即一种财务会计解决与此同时为税收法律和会计规章制度政...
所得税汇算后多交的企业所得税如何办理出口退税答:5月31日前,开展本年度年度汇算清缴,随后给予相关资料申请办理多缴税金出口退税。本年度正中间公司注销有多缴所得税该怎么办?1、申请应季所得税;2、将运营一季...
所得税是按年测算,分季预缴税款。一季度终结后15日内预缴税款;本年度终结后五个月内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例1.某中国与美国中外合资企业的我国总组织在一个缴税本年度内获得所得的100万余元,我国要...
所得税退税的账务处理答:一.假如退的是当时的借:存款贷:本年利润二.假如退的是其他应付款的1.接到退税款借::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结转成本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其他应付款损益表调节与此同时借:其...
(1)选用适应税金法计算的公司,期终应按应缴税收入额测算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企业所得税”帐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帐户。 (2)选用缴税危害会计法规计算的公司,按当期应记入损益表的...
问:在2008年度年度汇算清缴后,因填补2004年度亏本,在2009年退还的所得税怎么做账? 在2008年三季度上交企业所得税款10000元,上交时所做会计分录以下: ⑴记提: 借:本年利润10000 贷:应交...
多交纳个人所得税下月该怎样做账务处理呢?答:针对多交纳个人所得税,下月的解决账务处理以下:举个事例,假如工资计算不正确,多扣多缴个人所得税,最先,作会计分录以下:借:应交税金-代收代缴个人所得税贷:...
所得税多交怎么处理额度较为大,提议出口退税。出口退税一般是在年度报告进行之后。必须做申请办理,出示当初财务报告.企业所得税年报表.缴税单影印件。审核后,做:借:企业所得税(负值)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
问:企业所得税的按季预缴是如何理解的,比如说企业4~6月盈利,但上半年亏损,是按4~6月利润预缴,还是按1~6月的亏损不缴? 答:应该按1~6月亏损核算,不缴纳所得税的。因为按规定,当期的利润在申报所...
每一个一季度的企业所得税怎样做会计账务处理的?答:一季度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1、记提时:借:本年利润贷:应交税金-所得税2、结转成本时:借:本年利润贷:本年利润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审批程序如何根据?三、年...
按一季度记提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怎样做账务处理?答:1、假如每个季度有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就需要做记提、结转成本、交纳分录。如果不记提,一方面本年利润中无法反映纯利润的实际数据信息;另一方面,“应交税费--企...
年度汇算清缴补交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及财务报表调节答:一、账务处理如下所示:1、年度汇算清缴后,补交所得税:借:其他应付款盈利和亏损调节贷: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2、交纳年度汇算清缴应交税金借:应交税金--应缴...
二、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一)商品对外开放市场销售 公司对外开放市场销售的商品,应缴纳的所得税,根据“主要经营的业务应交税费”学科计算。 公司按照规定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
2018版季度申报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8年版)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