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商品对外捐赠进项税额抵扣是否整体的税赋数据分析
2022-08-09 16:34
小编曾经在《收到捐赠票据金额大于捐赠物市价的税会处理》一文对自产货物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进行了分析,针对外购商品而言,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二点:一是,外购商品的进项税额一般可以与对外捐赠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一致,这一点有别于自产货物,后者的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按照市值测算,一般价值要大于成本费,而成本构成新项目,如工资薪金所得也无相对应的进项税额能够抵税;二是,在企业所得税税务申报时,购入的视同销售收益额度可以直接相当于其视同销售成本费,填写方式都比自产货物要简单。但获得发票的种类对综合税负有影响。
一、有关实例
安老师您好,我想咨询您一下,外购商品对外捐赠,在购买的时候进项税并没有抵税(由于我们的主要原因没有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额的记入了营业外收入,还要再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吗?
二、基本的回复及根据
一般而言,购入的货物赢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后期对外捐赠了,能够抵扣进项税,但税收法律的规定是货品在发生非售卖的对外开放迁移时哪些情况必须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针对获取的发票种类和是不是抵税了进项税额没有规定,因此要是没有抵扣进项税,还是需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实际根据如下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之第四条,企业或是个体户的下述个人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别的单位或者个人分销;
(二)市场销售分销货品;
(三)配有两个以上组织并推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品从一个组织移交别的组织用以市场销售,但相关机构建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自销或是委托加工物资的货物用以非所得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自销、委托加工物资的货物用以团体福利或是消费;
(六)将自产自销、委托加工物资或是购入的货物做为项目投资,发放给其他部门或是个体户;
(七)将自产自销、委托加工物资或是购入的货物分配给公司股东或是投资人;
(八)将自产自销、委托加工物资或是购入的货物无偿赠送别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进一步的讨论
获取的发票种类,换句话说是不是抵扣进项税对整体税赋影响的确实是有差异的,这里我们假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征收率为T=25%,附加税税率(附加税等)(additionaltax)征收率A=10%,所得税(Value added tax)征收率为V=13%,货品(Goods)未税成本费G,捐助所有可所得的抵扣,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时有应纳税额。
(一)情况一
在获取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抵扣进项税的情形下,购入税前工资1万余元的货物G,并对外捐赠,共开支1.13万余元。
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①购置
借:库存产品10,000.00
借: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额)1,300.00
贷:存款等11,300.00
②对外捐赠
借:营业外收入11,300.00
贷:库存产品10,000.00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销项税额)1,300.00
此前提下,所得税净收益是0,也不涉及附加税税率的交纳;企业所得税层面,因为捐赠支出能够所得的税前抵扣,因此净开支=G*(1 V)*(1-T)=11,300.00*75%=8,475.00元。即,因为企业所得税影响的企业比没有企业所得税时节约了2,825.00元。
(二)情况二
企业采购商品获得普票:
①购置时
借:库存产品11,300.00
贷:存款等11,300.00
②捐助时
借:营业外收入12,769.00
贷:库存产品11,300.00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销项税额)1,469.00
因为普通发票进项税额不单独核算,记入商品成本,造成视同销售时,购买时付款的增值税作为了再度出让或捐助后的库存产品原值的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反复纳税问题。
同样,因为企业所得税前能够抵税,以上捐赠的净开支=G*(1 V)*(1-T)=12,769.00*75%=9,576.75,因为企业所得税影响的企业比没有企业所得税时节约了3,192.25元。可是,因为销项税额并没有匹配的进项税额对抵,造成应交税费金额的发生=V*A=1,469.00*10%=146.9元,同样增加的附加税税率也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净危害额度=146.9*(1-T)=110.175元。危害净损益总计=9,576.75 110.175=9,686.925元。
综合性,情况一的捐助个人行为降低纯利润8,475.00元,情况二降低9,686.925元,后面比前面一种降低纯利润1,211.925元。
能用公式计算描述如下所示:
普专用发票危害额=G*(1 V)^2*(1-T) G*(1 V)*V*A*(1-T)-G*(1 V)*(1-T)
解方程后:G*V*(1 V)*(1 A)*(1-T)
带到数据验证=10,000.00*13%*113%*110%*75%=1,211.925(元)
此公式计算可作为之后迅速估计此种情况下获得税票差别对整体利益危害的工具。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