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电话咨询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
企业申请

中小型企业暂估成本如何做会计分录

2022-12-05 17:55

中小型企业暂估成本如何做会计分录

答:一般情况下,成本费应按实际本年利润进行确认,假如即将产生成本可以确实可靠地可能并计量检定得话,还可以在当月按预测值进账,例如月末,在税票没到,货品已经到了的情形下,应当暂估有关原料或物资供应临时记帐,待下月初应先此会计分录按暂估额度红色字体冲回.待税票抵达后按照实际税票注明额度解决.

例:11月13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材料入库总数10T,至月末付款时税票并未到,钱款没付.12月10日接到A原材料税票,需要支付合同款120000.00元.

1.11月30日 借:原料--A原材料 117000元

贷:应付帐款 117000元(暂公司估值,依据上月购入类似材料价确定)

2.12月1日 借:原料--A原材料 - ××元

贷:应付帐款 - ××元

3.12月10日 借:原料--A原材料 120000元

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 20400

贷:存款 140400元

暂估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危害企业所得税吗

答: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要求:"经营者申报扣减要真正、合理合法.真正就是指能够提供证实相关开支确属早已所发生的适度凭证;合理合法就是指合乎中国税收要求,别的法规规定与税收法律要求不一致的,以税收法律要求为标准." 因而,在税票没有收到前,能够暂估成本.您公司在暂估记帐成本在汇算清缴时未获得合理合法凭据的情形下不可以在企业所得抵扣,这一部分暂估成本在开展本年度所得税汇算时要调减缴税收入额.

因此暂估成本是会对所得税的.

暂估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期终货已经到了,税票没到

1.期终库房单位接到库存商品,但税票未超出,库房单位按另一方出货单据或合同价格填写一式几联暂估入库单,财务部以此作为配件开展账务处理:贷记"原料等",借记"应付款--暂估应付款".

留意:库房单位需要以收料单或出入库单备案库房账,并将会计记账联转财务部进账;暂估入账不包含进项税;"应付款--暂估应付款"科目余额可能并不相当于应对供应商金额,仅仅是暂估料过渡学科.

2.次月初用红色字体冲回,以仓储物流单位上月末开具的暂估入库单改成红色字体为配件开展账务处理:贷记"原料等(红色字体)",借记"应付款--暂估应付款(红色字体)".

3.宣布税票接到时,以税票和仓储物流机构出具的宣布出入库单做为配件开展账务处理:贷记"原料"等、"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借记"应付款--X顾客".

4.假如宣布税票连续数月未超出,但库存早已申领和销售,仓储物流部门及财务部仍作暂估入库解决,申领库存商品时,仓储物流单位按暂估价出具出入库单,财务部以此作为配件开展账务处理:贷记"产品成本等",借记"原料等".

5.暂估价和实际价差距的解决

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传出存货的成本有着不同的计价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针对选用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的公司,暂估价与实际价之间的差别,可以按重要性原则,差别额度大的时候再作出调整;传出存货的成本选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价格是动态变动的,针对暂估价和实际价之间的差别,仅仅时效性的差别,依照财务的一贯性标准,不用作出调整.

二、期终货已经到了,一部分税票抵达

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出现一笔库存商品分次开税票的情况,对已开税票的那一部分库存商品,能够用票进账,期终只暂估并未开税票的那一部分.

三、暂估入账纳税调整

假如税票跨年夜未超出而库存商品早已申领并市场销售,汇算清缴时是不是调节按暂估价税前列支成本,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要求.某些地域性现行政策对于此事进行了标准,但规格各有不同.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抵扣要符合下列标准:一是收付实现制标准,即经营者需在花费产生一会儿并不是具体付款时确定扣减.二是配比原则,即经营者产生费用需在花费应配制或应分配本期申请扣减.经营者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可减除花费不可提早或落后申请扣减.三是关联性标准,即经营者可扣减费用从特性和根本原因上一定要和获得应税收入有关.因此,针对暂估入账产生成本,假如遵循上述标准,经营者不会有运用不到位计算相关费用故意调整盈利,导致少缴或者不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还可以在抵扣.

文中阐述了中小型企业暂估成本如何做会计分录?暂估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危害企业所得税吗,也阐述了暂估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作为一名公司的会计,一定要十分清楚,暂估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直接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假如你看过文中具体内容以后,感觉并不是很清楚,那样咨询一下在线教师吧.

政府会计准则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

优化薪资结构,降低企业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