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电话咨询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
企业申请

年终奖缴税怎么让税后工资拿的更多?

2022-07-29 16:53

新春佳节情况下,许多企业逐渐给员工发年终奖金。针对该笔不菲的收益,不少企业不知道如何缴税,甚至出现了少数“发的多拿得少”的怪现状。因此,新闻记者日前请教了税务部门的税款筹划权威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

年终奖金按月平摊缴税

税务工作人员表示,有关税法规定,自己获得年尾兑付的薪资和绩效工资等全年度一次性奖金,应独立作为一个月薪水、薪金所得缴纳个税。

实际计算方式是:先把员工当月取得的全年度一次性奖金除于12个月,按其商数明确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小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还先要将全年度一次性奖金扣减“当月劳务报酬所得与花费扣除额的净额”后的余额,再除于12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前面一种应纳税所得额为:员工当月获得全年度一次性奖金×税率-速算扣除数;后面一种应纳税所得额乃为:(员工当月获得全年度一次性奖金-员工当月劳务报酬所得与花费扣除额的净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某公司员工小王本月薪水为2000元,又拿到了12000块的年终奖金。则全用12000元÷12=1000元,其所对应的征收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从而计算出小赵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10%-25=1175元。而如果小王本月薪水仅有1500元,则先得用12000元减掉花费扣除额与工资的差值100元,再除于12相当于991.67元,其所对应的征收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小赵应当缴的税为[12000-(1600-1500)]×10%-25=1165元。

逃避“零界点”可巧避税

“我多拿到了一块钱,如何居然需多交二百多块的税?”少数员工在拿年终奖金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从数量里看是自己拿的多,可交了税后工资拿到手的,居然比奖励金总金额小于自己的人还需要少。如员工小赵月薪水为2000元,年终奖金为6001元,其朋友小赵年终奖金为6000元,按之上优化算法,小李应缴税款为575.1元,而小赵只需要缴纳300块的税,小赵具体拿到手的,比小赵还需要少274.1元。

对于此事,省国际税收促进会的税务专家指出公司,个人所得税的记税原理是推行超额累进税率记税,纳税人应税所得额超出某一等级时,超出一部分就需要按高一档的征收率所得税计算。在年终奖金可用工薪阶层所得税税率时,每一个专业级差都是一个“连接点”,但在每一个“连接点”周边都会有一个“高发不如少发”的区段范畴。

税务专家表示,企业在给员工派发年终奖金前,要事先搞好筹划,防止出现“高发过少拿”以及不同年终奖金税后收入却一样等现象,不仅没具有“奖优”的作用,反倒导致公司所得税税负扩大。他建议可通过先确定实发税后工资奖励金,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反推”,将转变成含税收入后再派发年终奖金。

“年薪制”管理层特别是在要合理筹划

税务专家指出,针对高收入人群,合理节税至关重要。如一些采用年薪制的企业管理人员,税率比较高。可通过减少年终奖金,将部分奖励金划入当月薪水,来降低年终奖金的税率。

比如,某企业管理人员罗先生月薪1万余元,年终奖金为25万。其每月薪水适用的税率是20%,而年终奖金适用的税率是25%,高过薪水税率。

按一次性派发年终奖计算,罗先生每月薪资收入应缴个人税1305元,年终奖金收益应缴个人税61125元。如果把25万余元年终奖金降低为20万,将另一个5万余元分10个月划入当月薪水,既有10个月的月薪为1.5万余元。则年终奖金收益应缴个税39625元,另10个月的薪资收入应缴个税2305元。这样一来,罗先生可节省达到1万多的税金。

税务权威专家还表示,在今年的3月1日起,本人所得税起征点将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有条件的公司,能将年终奖延迟时间到3月份派发。这样一来,工薪阶层所得的小于一个新的个税起征点,并且这个差值会让年终奖金可用税率下调一个档次的员工,就可以少缴税。

附:年终奖金个税计算方法

1、派发年终奖金的当月薪水高过3500元后,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金*征收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金/12做为“应纳税额”对应的征收率。

2、当月薪水小于3500元后,年终奖金个税=(年终奖金-(3500-月薪水))*征收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金-(3500-月薪水)除12做为“应纳税额”对应的征收率。

这里我们以一个实例进行计算演试:

小王在2013年12月薪水6000元,与此同时领取2013年的年终奖金20000元,当月所需缴纳的个税如下所示:

1)当月薪水个税=(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终奖金个税=20000*10%-105=1895元

当月个税总金额=145 1895=2040元


超额累进税率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

优化薪资结构,降低企业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热门资讯